村网通总站 王家洼村 wangjiawacun.nync.com 欢迎您!
“日长长到夏至,日短短到冬至。”正如这句民间谚语所言,当人们感觉到白日的时间逐渐变长时,夏天的第四个节气——夏至,就要来了。再过两天就是夏至,夏至前后,天气炎热、雨水较多,环境中湿度大,人们易受暑邪、湿邪、寒邪侵犯而引发各种疾病。 俗话说:冬至养生,夏至治病。热极而寒生,寒生百病重。夏至养生要注意哪些?日常要注意什么?一起来看本期《健康周刊》带来的夏至养生指南,为你的健康助力。
日常养生做好三“避”
1.避暑
高温环境下,容易中暑,如果不及时处理,还会出现意识混浊、狂躁不安、昏迷等症状。
避暑应当注意采取的主要措施:中午前后不要外出,尤其要避免暴晒。避免剧烈运动和强体力消耗。借助自然风、风扇、空调等降温。
2.避湿
高温是使人中暑的主要因素,但在一定条件下,空气中的湿度也与中暑有一定的关联,因此在夏季不仅要注意避暑,还要注意避湿。
避湿的主要方法:远离潮湿环境。利用空调等设备除湿。借助饮食利湿,具有去湿作用的食物主要有:鲤鱼、赤小豆、金针菜、莴苣、薏仁米、扁豆、冬瓜等。
3.避寒
中医认为,夏季为了散热,人的皮肤毛孔开泄,最易感受风寒、风湿及湿热之邪,患上疾病。
避寒主要包括:防腹中寒:一是要注意尽量进食温热饮食,不贪吃冷饮、冷食;二是睡觉时一定要盖“肚子”;三是早餐时适当吃点生姜。民间所说,“冬吃萝卜夏吃姜,不劳医生开药方”,是有一定道理的。防躯体寒:合理使用电扇和空调。防头、脚之寒:夏季不要用冷水洗头、冲脚,易导致各种疾病。
5个小常识请您记住
1. 生姜进补
俗话说:“饭不香,吃生姜”“冬吃萝卜,夏吃姜”“早上三片姜,赛过喝参汤”,都是对生姜所具有的营养价值和医疗作用所做的精辟的概括。夏季暑热,多数人食欲不振,而生姜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,对于防暑度夏有一定益处。
2. 情志调养
夏季炎热,宜调息静心,常如冰雪在心。即“心静自然凉”。夏对应心,心脏对应喜悦,尤其在夏至这个夏阳极致的节气,一定要保持快乐。精神养生方面,切忌懈怠厌倦,恼怒忧郁。
3. 宜晚睡早起,多锻炼
为顺应自然界阴阳盛衰的变化,一般宜晚睡早起,并利用午休来弥补夜晚睡眠的不足,并且每日温水洗澡。
夏至节气,最重要的养生功课就是睡“子午觉”:晚上在子时(23时至1时)之前进入最佳睡眠状态,白天在11时至13时午休。子午觉的原则就是子时大睡,午时小憩。
进入夏至,中午尽量午休,但时间不用太长,睡半个小时即可。在这个节气把“子午觉”睡好了,就是最好的保养方式。
此时可参加一些户外活动。参加晨练,以舒缓运动为主,不宜做过于剧烈的运动,避免出大汗,以伤阴阳。
4. 注意防病、防暑
做好防暑工作,应避免在强烈的阳光下暴晒。外出时,应采取防晒措施,如打伞、戴遮阳帽、涂防晒霜等。
同时要注意防夏病,老年人更要注意避免气血淤滞,以防心脏病的发作。患病不可轻易运用发汗之剂,以免汗多伤心。
5. 冬病夏治,推荐艾灸养生
夏至还是冬病夏治的好时节!体质寒凉,易生病的朋友可以多服用红糖姜汤水,祛湿排寒、温热暖胃。暑天服用可等到自然凉下来再喝。
同时也推荐艾灸养生,生病的人大多属于阳虚体质。艾叶是温性的,属于纯阳之物。艾灸能够温通经络,祛除寒湿,补益人体阳气。夏天又正好是自然界阳气最重的时候,两者的阳热合在一起,温补的作用更强。所以在夏季大自然阳气最盛的时候艾灸足三里、阴陵泉、中脘、神阙等,补益的效果能够达到最佳。
饮食清淡,多吃“苦”
夏季阳气盛于外。从夏至开始,阳极阴生,阴气居于内。所以,夏至后饮食要以清泄暑热、增进食欲为目的,因此要多吃苦味食物,宜清补。绿叶菜和瓜果类等水分多的蔬菜水果都是不错的选择,如白菜、苦瓜、丝瓜、黄瓜等,都是很好的健胃食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