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党建扶贫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驻村干部要把人扶起来

    信息发布者:郭本房
    2017-08-09 06:30:47   转载


    2017-08-08 08:27:22 来源: 人民日报


      做好困难村的帮扶工作,输入外部资源、强化组织建设、培育市场意识、激发内生动力,都不可或缺。而只有把人的潜力唤醒,把他们的作用发挥好,才能实现这样的良性发展

      天津持续实施4年的结对帮扶困难村工作,近日告一段落。从市级机关、市属企事业单位选派的近2000名干部,先后分两批组成670个驻村工作组,对全市500个困难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。这项被称为天津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结对帮扶,改变了许多贫困村的面貌,但更值得关注的,是改变过程中得到的经验。

      当前的困难村,往往在许多方面都很薄弱。干部去帮扶,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从哪个工作面切入,把村子的发展整体带动起来。3年前,记者参加过一次驻村干部座谈会,某大企业选派的一位干部在会上底气十足:我们已经准备好了投入,可以说,3年之内能把帮扶村全部重建,旧貌换新颜。另一位来自市直机关的干部说,已经住在了村里,希望先帮村里把支部建好。

      应该说,发展资金的注入和组织动员能力的重建,对困难村来说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。只不过,无论从哪里入手,都要把人的工作做通,这是绕不开、必须补的短板。以前述大企业的驻村帮扶为例,选派去的干部好不容易帮助村里争取到建设资金,以为就可以大展拳脚了。没想到,因为事先没做工作,村民们配合度很低,“要修路我没意见,要拆我家占路的柴火垛可不行”,走访也连连吃闭门羹。后来,他们转过头去搞支部建设,调动党员干部一起做工作,才算把路修成,打开了局面。

      而选择先建党支部的那位市直机关驻村干部,等于一上来就直面人心的考验。两个小村庄地处天津市最南端,水咸、地碱、人穷,党员平均年龄快60岁,基本没有什么党组织活动,已经连续13年没有发展过新党员。把这样的涣散村重新组织起来,得让他们看到生活改善的盼头。驻村工作组先是通过微博发动社会力量,帮没钱就医的村民完成了急需的手术,又帮几户困难村民申请了低保,让村民感觉到工作组是干实事的。更重要的是,工作组引进社会资本,帮村里半死不活的粉条厂打开了销路,让村集体有了收入。人心收拢之后,他们帮村里健全制度,推进村务公开,为村民党员设岗定责,由全体党员自行认领,还制作了党员监督台,要求党员照片全部上墙,党员工作时佩戴党徽。干劲有了,经济发展和组织建设都进入了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,仅去年就有4个年轻人成为正式党员,还有十几人递交了入党申请书。

      可见,做好困难村的帮扶工作,是一项综合工程,输入外部资源、强化组织建设、培育市场意识、激发内生动力,都不可或缺。而只有把人的潜力唤醒,把他们的作用发挥好,才能实现这样的良性发展。天津新一轮驻村帮扶即将拉开序幕,记者注意到,此次帮扶设定了“加强基层组织建设、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、增加农民收入、改善基础设施条件、完善基层治理机制和培育乡风文明”等6个方面的重要任务。之所以提出这样的要求,显然是在第一轮帮扶工作中发现了这些问题的重要性。

      在生产力当中,人是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。驻村帮扶也好,日常工作也罢,首先要扑下身子取信于民,和群众打成一片,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,调动起群众的积极性,这样干起工作来才能事半功倍。把人的工作放在第一位,围绕人的发展来部署各种生产要素和组织能量,才能找到消除贫困最深厚的力量。(作者:朱 虹 人民日报天津分社记者)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