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致富技术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红薯覆盖薄膜技术要求

    信息发布者:郭本房
    2024-12-02 11:48:25   转载

    红薯,作为一种重要的粮食和经济作物,在我国的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。其富含淀粉、维生素和矿物质,是人们日常饮食中常见的食物。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,覆膜栽培已成为提高红薯产量、改善品质的有效方法之一。覆膜技术能够有效提升土壤温度、保持土壤湿度、减少杂草生长、提高光合作用,从而达到高产的效果。本文将介绍红薯覆膜高产栽培的管理要点,帮助农民朋友们更好地掌握这一技术,提高红薯的产量和质量。





    一、选地与整地


    1. 选择适宜的土地


    红薯适宜在排水良好、土层深厚、富含有机质的沙质土壤中生长。选择地势平坦、阳光充足、无涝渍的地块,能够提供更好的生长环境。避免选择前茬种植过重、易发病的作物,如马铃薯等。


    2. 整地要求


    播种前应进行深耕,深度一般在20-30厘米左右,确保土壤松软透气。施足基肥,建议施用腐熟的有机肥或复合肥,基肥施用量为每亩1000-1500公斤。整地时,按照畦宽100-120厘米,行距30-40厘米的规格进行整地,并保持畦面平整。


    二、覆膜时间与方法


    1. 覆膜时间


    红薯的覆膜时间应选择在春季温度回升时进行,一般在土壤温度达到12℃以上时进行膜覆盖。特别是在北方地区,覆膜时间可适当提前,利用膜层的保温作用提前促进红薯苗的出土。


    2. 膜的选择与铺设


    覆膜时应选择透光性好、抗紫外线、耐老化的地膜,厚度建议选择0.008-0.01毫米。铺膜时要确保膜面平整,覆盖均匀,避免出现空洞或起伏。膜的两端要埋入土中,防止风吹起膜面,影响保温效果。


    在铺膜时要注意预留苗孔,根据红薯的生长特点,穴距一般为30-40厘米,苗孔大小应适当,避免苗根过度拥挤,影响根系发育。





    三、品种选择


    选择适应当地气候、抗病性强、产量高的红薯品种是确保高产的基础。常见的高产红薯品种有“金薯5号”、“紫薯”、“台湾红薯”等,根据市场需求及栽培环境选择合适的品种。


    四、合理的栽培密度


    1. 栽培密度


    栽培密度直接影响红薯的产量和品质。在一般情况下,行距30-40厘米,株距25-30厘米为宜。若土壤肥力较好,可以适当密植;而土壤肥力较差时,则应适当稀植。合理的栽培密度有助于增加红薯植株的通风透光,减少病虫害的发生。


    2. 合理施肥


    红薯生长过程中需要充足的肥料供应。施肥应根据土壤肥力、植株生长情况和气候条件进行调整。基肥要以有机肥为主,适量施用复合肥;追肥应分阶段进行,在苗期、膨果期、以及收获前各施一次追肥。追肥时要注意氮肥和磷钾肥的合理搭配,确保红薯的生长和结薯效果。


    五、水分管理


    1. 灌溉管理


    红薯是喜温、耐旱的作物,但在生长的不同阶段对水分的需求不同。在苗期,土壤需保持适度湿润,避免出现干旱现象。进入膨果期后,要保证充足的水分供应,有利于红薯的膨大与口感的改善。在红薯的成熟期,应适当减少灌溉,避免水分过多导致红薯裂根。


    2. 土壤湿度控制


    覆膜栽培的优势之一就是能够保持土壤湿度。通过膜层的保湿作用,能够减少水分蒸发,降低旱季时的灌溉频率。农民朋友可以根据土壤的湿润情况,灵活调整灌溉量,避免过多或过少灌溉。


    六、病虫害防治


    1. 病害防治


    红薯常见的病害包括根腐病、枯萎病、疫病等。在病害防治上,首先要选择抗病品种,并加强田间管理,及时清除病残体,避免病源传播。在病害发生初期,可以使用适当的农药进行防治,如多菌灵、托布津等,按照规定的使用浓度进行喷洒,避免药物残留。


    2. 虫害防治


    红薯常见的虫害有蚜虫、红蜘蛛等害虫。防治虫害时,可以采用物理防治,如设置黄板诱虫,或使用生物农药和低毒性化学农药进行防治。防治时要注意避免药物过量使用,保持生态平衡。





    七、田间管理与适时收获


    1. 田间管理


    覆膜后的红薯田需要定期检查膜面,确保无破损和积水。若发现膜面破损,应及时修补,保持膜层的完整性。此外,要及时清除田间杂草,减少病虫害的发生,并确保膜下的温度和湿度适宜。


    2. 适时收获


    红薯的收获时机要根据其生长情况而定。一般来说,红薯从栽种到收获的时间为90-120天。当红薯的叶片开始变黄,茎秆木质化时,说明已经接近成熟,可以开始收获。收获时要注意使用适当的工具,避免损伤红薯的根部。


    总结


    红薯覆膜高产栽培是一项提高产量、改善品质的有效技术。通过科学合理的选地整地、品种选择、覆膜管理、水肥控制、病虫害防治等措施,可以显著提升红薯的生产效益。农民朋友们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、土壤特点和市场需求,灵活调整管理策略,确保红薯栽培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能得到优化。通过合理的栽培管理,能够实现红薯的高产和高效,提升农民的收入,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。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